划不来吧?”
谢卫华笑了笑:“肯定是有钱挣,他才下单的,新款大人的,二表哥卖五百文一双,在京城我估计姑父会卖二两银子,加这点货,镖银加不了多少,平均下来运费不会太高”,这样利润可不低
事实上苏叶还觉得不靠谱,不过苏世泊走南闯北这么多年,眼光自然不差,那价格卖不动,降价肯定能卖出去,只是挣的少或是不挣而已
新款不知反响如何,昨天货一出,苏叶便让何芬悠着点干,现在有了订单,明天又要忙起来
按现在生产速度,十天能做出来,至于叶德武补货,等他要补再说
吴大妮和赵三竹,跟着苏叶,学到了一手作鞋的手艺,只是吴大妮做的慢,两人练又几招防身功夫,赵三竹又练箭,臂力比经常干农活的妇女还要强上几分,因此她做鞋的速度比请来的人里还快上许多。
苏叶把她叫来,快满十四岁的赵三竹因这一年多来伙食足,个头快赶上苏叶了,看上去有十七、十八岁,皮肤麦色,国字脸令她显得英气十足。
苏叶和她说:“现在鞋作坊接到一笔订单,府城那边也要供货,我想调你到鞋作坊里干活,和三太太一起上工,你愿意吗?”
赵三竹被单独叫到大太太跟前,心里忐忑不安,拼命想着自己哪里做错了,听到大太太这么一说,一时愣住,随后回道:“愿意”。
当然愿意啊,大太太人这么好,这两年她不仅跟大太太认字,习箭术,厨艺,生活上更从她身上学到好多,她心底非常敬重大太太,心里敬她像学子敬重夫子一样。
更经大太太同意,放假回去她教三个哥哥认字,习箭术,教娘亲做简单的菜式,因这些,家里生活改善明显,起了新房,不仅自己,全家人都对大太太感恩戴德,现在鞋作坊忙不过来,自已做鞋速度快,能帮上忙她是很高兴的。
苏叶看她脸上沒一丝勉强,笑着说:“那现在你就去吧”,本来苏叶要跟她说调高她工钱的事,转一想,这个月快到月底了,下个月看情况再说
赵三竹调走,苏叶重新安排吴大妮的活,吴大妮事多后,谢承熹就要她自己全身照顾了
谢承熹这下可开心了,穿衣服有娘亲,洗脸、洗澡娘亲帮洗,他和云芙云婧玩泥巴有娘陪着,谢承熹时不时傻笑
初冬午后的阳光温和,苏叶坐石桌旁,手上织着毛衣,赵晴挺着肚子在一边漫步,看谢承熹傻笑的样子,和苏叶说:“大嫂,平时你忙也没见冷落孩子啊,看承熹时不时看向你,高兴的傻样”
苏叶看一眼一起玩的孩子们,说:“承熹自小就很粘我,现在长大有玩伴,视野广了,也习惯了丫头们的照顾,但对我依赖和亲昵却是不减的”
赵晴抚着肚子,慈爱地看着谢云芙,她是感激大嫂的,在府城生活几年,她从不觉得她是个不合格的母亲,没有对比,就看不清事情本质,回来后才发现儿子女儿跟她不怎么亲,儿子女儿不舒服了首先告诉的不是她这个娘,而是奶娘。
开始她心里是惶惶和失落的,她照大嫂对待侄子侄女的样子,对待孩子们,经一番努力,孩子们慢慢亲近她,现在更是敬爱她。
“小云靖一直跟着三弟妹,三弟妹不在家,她竟然沒哭着找娘”
“回来的时间不短了,她现在都熟悉了家里人,有哥哥姐姐一起玩,白天自然不找娘了,天黑了肯定得找。”
两妯娌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,院门口进来一中年男人和一个二十岁左右的青年,两人不管脸庞和身材都很相似,明眼就能看出是一对父子,父子俩同一脸憨像
苏叶看到他们,这父子俩和苏世伟是出了五服,虽然奇怪这父子俩为何上门,开口叫:“朴大伯,景泰来了”,父子俩同时不安地搓搓手:“叶子,我俩找你有点事。”
苏叶把两人迎到堂屋,喝了茶,苏世朴磕磕绊绊说明来意: 他家里有四个儿子,四个儿子都是榆木脑袋,打猎不行,贩货不行,只能在家老实种田和在作坊里干体力活,苏景泰是家里老小,比三个哥哥有点成算,现在家里分家了,想在城里开个面馆,做面条手艺想来跟苏叶学,面馆收入一半归苏叶。
苏叶问他们:“城里面馆有几间,你们吃过吗?味道如何?和我做的有什么不同?”
父子俩茫然,苏世朴说:“我在世伟家吃过你做的凉面,觉得再没有比那更好吃的面条了”。
苏叶失笑:“你觉得好吃,也要顾客觉得好吃才行。”
苏景泰麦色的脸上发烫:“叶子姐,我明天去城里查查,也尝尝其它面馆做的面,我要是还想开面馆你愿意教我吗?”
苏叶笑笑:“可以,要真成,分成我只要两成,只收五年”。
父子俩连忙摆手:“不行,不行”
苏叶止住他们:“就这么定了”,面条配料很容易被人破解,这面向大众的小生意,竞争中就看你用料是否新鲜,量是否实在,是否能填饱肚子
这苏景泰人憨厚老实,听说娶的婆娘也是个温和性子的,要真开得起来,生意是差不了,城里有谢卫远苏景枫苏景桦他们,也不怕生意红火了被人坑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