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次,亲戚间也常有信件往来,也有出嫁多年的姑奶奶北来探亲,当然南去探望亲戚的也常有
谢家在江南就没什么来往的亲戚,和以前的谢氏一族断了联系,谢母只有一大哥,出嫁时和大哥长嫂翻了脸,后来父母过世后更是断了来往
谢父生前经常行走在外,每月初一、十五谢母都去安隐寺上香,为丈夫祈求平安,心里得到平静,所以安隐寺在谢母心里有着不同的意义,有生之年她是想回去再去上一次香
苏叶看婆婆脸上表情知她意动了,心想明年开春三兄弟中抽一人护送她回去一趟不难,婆婆人别看外表柔柔弱弱的,每年把平安脉都显示很健康,南下没问题
又过了两天,苏景枫来找她:“二姐,世诚叔要建学堂的事有变数”
苏叶给他倒茶的手顿了一下:“什么变数?”
苏景枫说:“世诚叔要建学堂的事大家都知道了,景谦哥从府城回来建议,建小学堂不如建个大的书院,包括蒙学,各学科班,童生班,秀才班,反正我们村有四个举人,先生是现成的,许多人同意,也有人反对,现在没定下来”
苏景枫猜是景淳族兄年纪大了,再进一步很困难,所以景谦哥才有这提议
苏叶觉得可行,她窝在山村,最关心的是物价的起落,各种消息也粗略关注,她知道,近年来,生活条件变好的地方,读书的人大幅增加,将来南丰镇大变化后也一样,读书改变命运,改变门庭,这是老百姓从古至今心底最大的渴望
至于苏景谦为什么提出这样的建议,苏叶也想到了,问苏景枫:“景淳这位族兄如何?”
苏景枫回答:“谦哥曾说他大哥比较刻板,在策论上有欠,但在天文水利上得十三叔公真传”
他还知道如果不是这两年有郁先生在村里,景淳族兄未必能中举,这事有心的人心里都明白
“真好”,苏叶听到自己快速地说出这两字
苏景枫同感,姐弟俩相对一眼,默默喝茶,心情一时有些复杂
庆幸十三叔公有了传人,两人同时心里也有羞愧,为自己的自私想法而羞愧,因为他们心里同时也庆幸景淳族兄策论做的不好,绝了进一步中进士外出当官,十三叔公迈进七十了,有景淳族兄在,大家心安!
过了好一会,苏叶开口说:“书院的事确定了,大家捐银子什么数你来和我说一声”
苏景枫笑了:“二姐,谁都知道你有钱,你捐多少没人会和你比”
苏叶瞪他一眼,苏景枫求侥:“我知道了,二姐”,二姐眼神还是那么犀利
这事没两天村里人尽皆知,赵晴和何芬很兴奋,一同来和苏叶说:“大嫂,如果真要建书院,我们就在南丰镇买地建门面,到时开烤鸭店,杂货店,小吃店”
苏叶微笑:“可行,不过真要确定了,镇西的大片荒地怕是被村里买下,然后规划,卖铺面”,她从不怀疑苏世泊的魄力
赵晴马上道:“不怕,有姑父,我们家应该能买到几个”,不过买下来是公中的,想到这里,赵晴又蔫了,买个铺子弄个营生怎么这么难呢
何芬想的也一样
苏叶想了想,说:“如果真确定了,我们一家人商量一下,看能不能把名额转给你们”,一个小镇,铺子不会建得多大,现在公中已经买下一块地皮,将来建客栈,名额转给她们也无妨
赵晴和何芬两人眼睛亮了,还是有机会的,她们也想现在去买地基自己建,一是书院消息没确定,二是听说南丰镇位置好的地方都被村里人买了
关于书院的事,还没确定下来,秋收到了,稻谷开镰前一天下午,谢卫华回来了,承熹小五见到亲爹很高兴,难得赖着他,谢承霖谢承巍见到大伯有些怯怯
几个大的放学回来,见到爹(大伯)都很兴奋,围着谢卫华问他那边山上还有没有野兔野鸡之类的
高兴过后,用完晚饭,谢卫华看向谢承瀚和谢云舒说:“承瀚,云舒,你们也将满八岁了,明天早上和我们下地割稻谷”
晴天劈雳,俩孩子被这消息震傻了,张嘴说不出话
谢卫辰点头赞成:“是该下地干活了”
谢母张了张嘴,最后没说话,苏叶觉得应该,也没说话,赵晴和何芬相顾无言,两人更不敢求情
谢承瀚回神:“大伯,爹,我们还小”,据小伙伴说干活好难,又累又脏又痒
谢云舒狂点头,她听说割稻谷可痒了,她不想!
谢卫华肃着脸:“不小了,村里的孩子
都这年纪下地干活,不求你们干得多久多好,只要你们学会”
谢承瀚和谢云舒看向谢母,苏叶,赵晴,何芬,见没人替他们说话,知道不可避免,两人哭丧着脸
回到大房屋里,谢云舒和苏叶撒娇:“娘,你看我的手白白嫩嫩的,割到了,晒脱皮多难看”
“不会,你们只是早上去割,太阳出来就回来,晒不着你,至于割到手,又手套,除非你们很笨”
“欢桐表姐说会很痒,娘,我不要去割稻谷”
“你爹决定的事谁也改不了,割稻又不是多难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