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22章 改革急先锋(1 / 2)

崇政殿内,高防、韩通告退了,李崇矩留下了。未己,皇城使张德钧来了,进殿之后,先是意味深长地看了李崇矩一眼,尔后敛目垂首,卑敬地向刘承祐行礼。

看着这两个特务兼情报头子,刘皇帝也不需要不需要以厉声怒色显示其威严,给他们施加压力,将二者同时唤来受训,就已经表明自己的态度了。

“陛下,此番哄抢风波,险生大乱,酿成恶果,是臣监察不力,请陛下治罪!”李崇矩也和方才的高防一样,主动请罪。

“请罪的话朕不想再听了,这失察之过,朝廷上下,又岂独你一司?”刘承祐摆了摆手。

此言落,旁边的张德钧表情更增添了几分小心,说起来,武德司兼顾天下道州,他皇城司则主要在京畿,开封发生了此次骚动而未及时警觉,刘皇帝没找他的麻烦已经是他的幸运了。

看着二人,刘承祐直接道:“朕要的,是总结教训,引以为戒,避免类似情况再度发生。东京,乃至整个天下的舆情管控,除了有司机构,你们也要拿出具体的措施!”

“是!”李张二人,当即应道。

“具体的事项,不用再让朕教你们吧!”目光在二者身上来回扫了两圈,刘承祐问道。

两个人微躬着的身体顿时又矮了几分,或许刘皇帝自己都没有察觉,他威势愈重,几乎融入到了平日的一举一动之中,一言一行,不经意间就能让人感到紧张乃至畏惧。

“另外!”眉头稍凝,略作迟疑后,刘承祐说道:“今后东京市井风闻、舆情监察,以皇城司为主!”

“是!”没有顾及李崇矩越发凝重的神情,张德钧眉梢间倒飘上了些喜意,积极应道。

“退下吧!”

皇城司成立的时间,也有些年头了,在张德钧的领导下,也取得了不小的发展,成为刘皇帝手中另一面网,另一张牌。不过,比起根深蒂固的武德司来讲,还是差了不少,连京城内的影响力,都比不过。最重要的,还在于李崇矩这个武德使太稳了,张德钧一度幻想,要是李崇矩能像当年的王景崇一样就好了,那样作着作着便把自己作死了......

关于武德司与皇城司之间的事情,刘皇帝并不想过多的予以干预,这是两双耳目,有些冲突重叠的地方也是可以理解的,平衡之道,存乎一心,只要平衡不被打破,他就不会多说什么。

二人退下之后,刘承祐又忍不住敲了敲额头,东京这场购粮风波,确实让刘皇帝警醒颇多。过去一直主张广开言论,兼采众议,群策群力,同时在引导民意,在精神洗脑上下功夫。

但这么多年下来,似乎也有些跑偏了,广开言路,群策群力,过度就变成了人多嘴杂,众见不一,且容易泄密,大事小议,并不是没有道理。

至于玩弄民意,邀买人心,洗脑洗着就变成开启民智,众说纷纭,人皆议政。刘皇帝都有些记不清,东京的普通士民,是从什么时候开始,喜欢议政,喜欢评点时政国策了。

这一回,虽然没有真正闹出大乱子,但已经让刘皇帝有种心惊肉跳的感觉了,那时中事务脱离掌控的不安。必须加以遏制,防民之口或许不易,但是禁言一些“敏感词”,还是能够做到的,吃瓜看热闹听故事没关系,但是不能涉及国家安全、社会和谐、民生安定......

同时,刘皇帝再度意识到,难怪有“愚民”一说,对于国家而言,普通百姓,还是该专注于“柴米油盐酱醋茶,老婆孩子热炕头”,这才是良民,这才是顺民,这才是合格的被统治者。

而对于大汉这个君主专制的帝国,那就更该在这方面注意了,民之所以愚,也在于容易愚弄、蛊惑,该当防患于未然。

另外一方面则是,刘皇帝觉得自己对朝廷、朝廷对帝国的掌控能力,还有待提高,需要改善的地方也还有......

“陛下,韩熙载奉命求见,正于殿庑等候!”在刘皇帝沉下心反思之时,殿中舍人前来通报。

闻报,刘皇帝立刻来了精神,面上的冷峻消散,代之是脸柔和的笑意,挥了挥手,道:“宣!”

未己,韩熙载健步入殿,望了刘皇帝一眼,纳头便拜:“老朽韩熙载,参见陛下!”

“韩公免礼!”刘承祐一副温和的姿态,对韩熙载道:“请坐!”

待其落座,刘承祐打量了一下这老儿,须发虽然夹杂着白丝,但精神头看起来不错,关键是,竟然穿着一身“扎眼”的粗布衣裳。

嘴角微微上扬,刘皇帝仍旧笑吟吟的,道:“朕一直有意召见韩公听取教诲,只是这段时间,百事操劳,难得空暇,一直到今日方才接见,怠慢之处,还望海涵!”

刘皇帝这番话,可谓礼贤下士,给足了面子,朕到天子面子,韩熙载也不会不知趣,当即表示:“陛下言重了!陛下勤勉朝政,日理万机,时刻以天下苍生为念,这是臣子们敬仰并当学习的事。至于老朽,人既已老,见识浅薄,实不敢在陛下面前提教诲二字......”

听其言,刘皇帝不由乐了,通过一直以来的情报分析,韩熙载此人可有些高傲,竟然也能低眉顺眼地说出如此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