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那就算了。」胤祯很失望道。
石舜华却没打算放过他:「十四弟,二嫂给你备的这些东西还要不要?」
不要白不要,胤祯想也没想:「要,谢谢二嫂。」
「走吧,去前院用早膳。」太子接过箱子,领着他去前院。
阿笙望着一高一矮两个背影:「主子,您都答应大阿哥,那些东西给他。」
「再去买,又不是什么值钱的玩意。」石舜华道,「我没想到十四弟的脸皮比八弟他们四个加一块都厚,还以为他就算不喜欢那些小玩意,也会挑一两样。」
「谁叫您跟十四爷客气的。」阿笙道,「奴婢算是看出来了,他一点也不知道客气。」
石舜华笑道:「龙生九子,还各有所好呢,何况十四弟排行十四,咱们也不能要求他跟十三弟一样。再说了,这么大点的孩子,多吃几次尴尬就长进了。」
胤禛、七皇子和十二皇子很是担心有些骄纵的胤祯口无遮拦,继而被太子收拾。一见他出来,胤禛就问:「你——二哥,这是拿的什么?」
「你二嫂给十四弟准备的生时礼物。」太子不等几个弟弟开口就说:「先用膳,七弟和十二弟读书快迟了。」
胤禛看了看怀錶上的时间,没有再问。而出了讨源书屋,就迫不及待叫胤祯的侍从把箱子打开。
「不准开!」胤祯话音一落,箱子打开。
胤禛勾头一看,顿时忍俊不禁:「二嫂,二嫂真有心。」
「什么?什么?给我看看。」十二皇子忙问。
侍从弯下腰,十二皇子一眼就看到铜钱穿制而成,活灵活现的小马驹:「咦,这个好。难怪十四弟要来找太子二嫂。改天我过生时,十四弟,你也陪我来找二嫂啊。」
「二嫂做事面面俱到,你不来找她,她也会给你准备礼物。」胤禛是知道胤祯想要什么,但太子妃准备的小玩意的确非常适合七岁小儿,「十四弟,你如果不喜欢,我拿回去留着给你侄子玩。」
「想得美。」胤祯赶忙拦住。
胤禛见状,笑笑说:「今儿额娘派不派人来接你回宫?」
「我也不知道,也许会派人过来。」胤祯不太确定,毕竟早两天德妃刚被康熙叱责。
胤禛:「那跟四哥去四哥府上,额娘如果不派人来,四哥叫府里的厨子给你做好吃的。」
「谢谢四哥。」胤祯难过的心好受许多。
太子心里也舒坦了:「福晋,待会儿再派人去城里买些小玩具,改天老八他们几个再过来打秋风,就给他们那些东西。」
「知道了。」石舜华幷没有去街上买,而是照着给大阿哥买的玩具,绘製一些图叫工匠照着图做。
崔管事办事利索,石舜华五月中交代他的事,他五月底就招来三十名工匠。其中有会制胭脂水粉的,也有会制马车的,也有会做金银首饰的,同时向托他卖福/寿膏的洋人要四个洋人。
工匠拖家带口住在石舜华的庄子上,精明的商人崔管事不想白养这些妇人孩子,命令工匠教他们的妻儿做东西。学会了做出来的东西,自然是廉价卖给金玉满堂店。
跟着洋人学西洋学的工匠每月有月钱,妻儿老小还能做点东西拿去卖,虽然便宜,工匠的家人也乐意干。
过去的一个多月,工匠们能用英吉利语跟他们的洋师傅们讲两句,工匠的家人也学会做简单的胭脂水粉和金银首饰,工匠却什么也没做。
以往每天不停地干活的双手閒了一个月,拿到崔管事送来的图画,一听有事可干,閒不下来的工匠们大喜若狂。
七月初六上午,石舜华把她祖父送走。七月初八上午崔管事去石家找庆德,当日下午,庆德拎着两包东西来见石舜华。
石舜华看到实物比她想像的还精緻、生动,很是惊讶:「这么快就做好了?」
「人手多,这些小孩子玩意对他们来说很简单。对了,洋人说要想学会做他们的东西,得学会他们的语言和他们用的数字。崔管事和工匠都没多想,就说学。一学才知道,洋文很难学,崔管事就怀疑洋人故意拖延时间。」庆德道,「崔管事叫我问你有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。」
「殿下说洋文起初难学,开窍了跟汉语一样。」石舜华道,「你回去告诉崔管事,工匠们能跟洋人正常聊天了,就叫洋人指点工匠做东西。别一味地听洋人说的方法,多试几次。工匠现在是不是天天跟洋人学西洋学?」
「是的。」庆德点了点头。
石舜华想了想:「告诉崔管事,每天上午学一个时辰,下午学一个时辰,其他时间做他们擅长的东西。」
「那洋人呢?」庆德问,「閒养着他们?」
「当然不。」石舜华道,「叫洋人教那些工匠的孩子西洋文。对了,庄上的孩子愿意学,叫洋人一块教,不收费,笔墨自备。」
「叫小孩跟着学?」庆德惊讶道。
石舜华:「工匠也会老。他们老了以后,后继无人,堂堂杂货店还是得找洋人买东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