被油漆盖住了。」太子道:「这事也就骗骗没下过田地,又古板不知变通的刘御史。内务府的木匠一眼就能看出问题。」
「能唬住刘御史就够了啊。」胤祥道,「木匠又不会管二嫂喜欢用什么样的宫女」
石舜华:「十三弟说得不错。普通老百姓忙着养家,商人忙着做生意,他们可精力管咱们家的事。」
「听二嫂的意思,汗阿玛也不知道吗?」八皇子突然问。
胤禛笑道:「我都不知道,汗阿玛怎么可能知道。汗阿玛顶多认为他宫里的人没尽全力。但刚才的几个宫女累得脸通红,这一点没办法假装。」
「汗阿玛有没有罚刘御史?」胤祥好奇道。
太子:「你一说孤想到了,汗阿玛什么也没说就叫他回去了。对了,这事不准别往外传,十四弟,连你额娘也不准说,孤去找汗阿玛商讨后面的事。」
「太子二哥,我和你一起去。」胤禛跟上。
胤祯衝两人扮个鬼脸,抬头对上石舜华似笑非笑的眼神,小孩的脸刷一下红了,「二嫂……」
「有事啊?」石舜华明知故问。
胤祯被抓个正着,很是赧然道:「我不会告诉我额娘的。」
「嗯,我相信十四弟。」石舜华一副哄小孩子的口吻。
胤祯举起小手:「我发誓不会告诉额娘。」
「我发誓我相信十四弟。」石舜华话音一落。胤祯僵住,石舜华噗嗤笑道,「逗你呢。你们是回去吃饭还是去我们那儿?」
「回去用饭。」虽然除服了,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,但九个月以内石舜华不好去听戏,参加喜宴等等,也不好在东宫大宴宾客。八皇子想到他们兄弟到东宫,那么一大群人热热闹闹的再传进刘御史耳朵里,极有可能又会参石舜华,就接着说:「下午还有课。」
「那我就不留你们了。」石舜华昨晚睡得不是很安稳,今天起得又早,到讨源书屋就回房歇息。
李佳氏拉着谢嬷嬷:「福晋赢了吗?」
「赢了。」谢嬷嬷道。
「那福晋怎么还不高兴?」李佳氏琢磨着石舜华输了,她就窝在房里不出来,石舜华赢了,今儿就像往常一样在园子里乘凉。
谢嬷嬷往东次间看一眼:「福晋累了。」
「那就好。」李佳氏随即叫嬷嬷把两个儿子抱到凉亭那边玩耍。
太子和胤禛追着康熙到清溪书屋。太子率先开口:「对于普通农妇来说不缠足确实比缠足好,汗阿玛要再次颁布禁止缠足么?」
「不,就这样。」康熙说。
胤禛惊讶:「放任不管?」
「缠足风气当年像瘟疫似的从北宋皇室蔓延到民间,便是因为上有所好。刘不语今儿一句,太子妃不喜欢缠足,下必甚焉。朕无需颁布禁止令,下次大选你福晋继续对外说不喜欢女子缠足,民间缠足的女子会越来越少。」康熙说着,嘆了一口气,「堵不如疏,这个道理朕现在才明白,竟然不如一个女子。」
太子打了个激灵,试问:「您说的那位女子是石氏?您太高看她了。她是真不喜欢。她的四个宫女就是天足。」
「你宫里有缠足的宫女么?」康熙问。
太子老老实实说:「儿臣没注意过。」
「肯定有啊。」胤禛道:「宫女多汉人,十个汉女九个缠足,二嫂没把缠足的宫女打发出去,说明她不喜归不喜,没到厌恶的程度。但上次选人时,二嫂表现得十分厌恶。
「二嫂应该有想过利用她的身份影响别人。有些人却逮着机会拿民族歧视说事,这件事二嫂大概没想到。东宫选几个宫女是东宫家事,二嫂估计也没料到真有御史管这么宽。」
「胤禛说得对。」康熙道:「你福晋有心了。但隻此一次,下不为例!」
太子头皮一麻:「儿臣回去就告诉她。」
「朕指的是她生产之前。」康熙见状,连忙说:「可不是指永远。」
太子顿时鬆了一口气:「儿臣知道了。」
「你们退下吧。」康熙摆摆手,等太子和胤禛出去,就叫梁九功传查刘不语的侍卫进来。」
太子和胤禛分开后,到讨源书屋也叫晋江去把他的哈哈珠子找来,询问刘不语和赵谦的事。
赵谦是京官,祖祖辈辈都生活在京城,资料很好查也不多,只有两张纸。
太子翻开一看看到赵谦的夫人姓兆佳,和三公主的额娘布贵人同姓,眼皮猛一跳,忙问他的哈哈珠子,「赵谦的夫人和宫里的布贵人是什么关係?」
「布贵人的嫡亲妹子。」
「难怪呢。」满朝文武太子都认识,对赵谦的印象一直是有那么一个人,仅此而已。赵谦帮他堵刘不语,太子当真吓一跳,「刘不语又是怎么回事?」
「刘不语今年三十有六,在监察御史之位上待了八年,都御史换了三任他还是监察御史,这人就希望皇上能注意到他。太子妃不要缠足的宫女,往小了说只是个人喜好,往大了说也不过是东宫家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