攒钱,起码得攒五六年。」
「微臣知道。」孙嘉淦道。
胤礽本来随口一问,毕竟他小姨子如今还是裕亲王福晋,也没想把石家三姑娘许给他,只是孙嘉淦的反应让胤礽来了兴趣:「朕没拿你寻开心。朕早前跟皇后一起出去,碰到个死了丈夫的女子,妆奁丰厚,你娶了她,不但有家,还有了妻儿。这么好的事错过了可就永远错过了。」
「节妇?」孙嘉淦问。
胤礽:「是的。皇后怜其日子清苦,后又想到天下孤苦无依的女子有千千万,愁得茶饭不思,朕才想到这个主意。你是鳏夫,她是节妇,你是朝廷命官,她有丰厚嫁妆,朕瞧着你俩挺般配。」
「皇上……」孙嘉淦苦笑,「微臣暂时没有娶妻的打算。」
胤礽啧一声:「不想娶嫁过人的女子直接说,不用因为保媒的人是朕而不好意思。行了,改天朕帮你瞅个云英未嫁的姑娘。」
孙嘉淦头痛:「皇上,微臣幷不是瞧不上节妇。」
「真的?」胤礽眼中一亮,「那就是因为对方小有家资,你怕娶了她,全京城乃至全天下的人都觉得你贪慕对方的妆奁。」
孙嘉淦呼吸一窒,不敢置信瞪大眼。
胤礽笑笑:「朕说对了。孙爱卿想多了。你比司马相如如何?」
「微臣……微臣的文采不如他。」孙嘉淦说。
胤礽:「朕倒觉得孙爱卿的文才比相如强的不止一点。朕不打扰你,继续写吧。十一怎么来这么快?」
孙嘉淦下意识回头,十一王爷跨步进来:「皇上,微臣——」
「无需回避。」胤礽指着另一边的椅子,「十一弟,坐下说。」
十一道:「臣弟跟十三弟閒聊,您宫里的人一出去就瞧见臣弟了。皇兄找臣弟何事?」下意识看孙嘉淦一眼。
胤礽:「早几天跟你们说『节妇另嫁』一事,孙爱卿正在起草圣旨。过几天就选秀了,大选一结束,朕就会挑个时间颁布诏令。今儿宣你过来是叫你挑些机灵的家奴,在城里城外散布流言。」
「散布流言?」十一好奇,「怎么个散布法?」
胤礽:「朕命令节妇嫁人。记得一定要提到命令,胆敢不嫁,朝廷会为她们选丈夫。」
孙嘉淦的手一抖,顿时觉得后背发凉。
十一道:「这种流言一出会激起民怨,皇兄请三思。」
「朕想的很清楚。」胤礽道,「朕记得你那个运通八方隔几天就会走一趟镖,对吧?」
十一无语:「您还要他们帮您散布流言?」
「聪明。」胤礽感慨道,「朕的弟弟就没一个笨的。朕找你来就这点事。」
十一嘆气:「这可不是一点事。臣弟已经能想到群臣听到这个消息得多么激愤。」
六月二十二日,早朝,胤礽刚刚坐下,监察御史、汉礼部右侍郎出列上奏。
胤礽看他们的表情就知道他们要奏何事,没等他们开口就命霍林把奏摺拿过来,翻开扫一眼就反问:「朕命节妇改嫁,爱卿听谁说的?」
听谁说的?准备满肚子话的两人噎住,相视一眼,猛地意识到,坊间议论纷纷,朝中好像没几个人知道。
「朕问你们呢。」胤礽道。
汉右侍郎张了张嘴:「臣以为皇上应当下令平息流言。」
「朕为何要下旨?」胤礽反问,「本来就子虚乌有,朕一下旨,天下百姓还以为朕真打算命节妇改嫁,发现民间反对声大,怕了他们才又下旨解释根本没此事。你要朕承认怕了百姓?」
礼部右侍郎噎了一下。
「戴铎,你觉得此事应当怎么处置?」胤礽问。
戴铎也听到「朝廷命节妇改嫁」,昨儿晚上他夫人还跟他说起此事。戴铎自认为他是天子近臣,从未听皇上提过,便跟他夫人说绝无此事。
万万没想到,手下人今儿就捅到御前。猝不及防,戴铎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办:「微臣愚钝。」
「张廷玉,你来说说。」满人对此无关紧要,胤礽便隻挑汉臣问。
后宫从未干涉过出宫的宫女嫁不嫁人,今年却发一道懿旨提醒宫女嫁人。朝廷真打算对西疆和蒙古出兵,提醒节妇嫁人倒也有可能。
可是以皇帝的聪明绝不会命令,这一点很不像皇帝的手笔。导致张廷玉也不能确定京城流言是不是皇上命人放出去的:「微臣觉得平息流言的最好办法就是不管不问。」
「不会愈演愈烈?」胤礽问。
张廷玉意有所指道:「如果没人推波助澜,微臣可以保证不会越闹越大。」
「听爱卿这么说,是有人在后面推波助澜。」胤礽瞥张廷玉一眼,话锋一转,高声道,「顺天府尹何在?」
顺天府尹出列:「微臣在。」
「朕命你立即查清楚谁在后面推波助澜。」胤礽道,「查到挑事之人严惩不贷!」
顺天府尹拱手道:「微臣遵命。」
胤礽转向礼部右侍郎和监察御史:「两位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