了,回到家中就命书童去打听孙嘉淦的行踪。
十月二十五日,天气晴朗,国子监在选工匠的时候,李家人打听到孙嘉淦今日歇息。下午,李绂向胤礽告假。
申时左右,李绂在城外碰到孙嘉淦。李绂在翰林院待过,如今翰林院的好些人都跟他很熟,李绂有意,孙嘉淦也想跟天子近臣打好关係,你来我往颇为真诚的寒暄几句,两个极为有才的人发现彼此有很多共同点,随即找个茶馆坐下。
畅谈一番,李绂才想到皇帝交代的事,便要给孙嘉淦做个媒。
孙嘉淦脱口而出:「你们怎么都喜欢做媒?」
「除了我还有谁?」李绂很是不解,话说出来突然意识到那个人可能是皇帝。
孙嘉淦心中一突:「一个长辈。多谢李大人,不过我暂时没这个打算。」
「孙大人已到而立之年,该成家了。」李绂道,「有没有钟意的,我帮你去撮合撮合。」
孙嘉淦收到父母和兄长的信后,家里人让他自己做主,他就打听一下石家三姑娘的事,不是刻意打听,也就没引起别人注意。
石家三姑娘的相貌知道的人不多,但石家曾给她和二姑娘请好几个教养嬷嬷。在皇后身边待了十年的阿箫和阿笛也在石家住过一段日子,教石家的两位姑娘。石三姑娘和裕亲王和离之后,也没传出什么不好的言论。孙嘉淦可以肯定,闹着和离的石家三姑娘不是个搅家精。
门第也没得挑,孙嘉淦就开始犹豫要不要去找皇上。可是他拉不下脸,又不想放弃,听着李绂劝他,孙嘉淦就说:「谢谢李大人,真不用了。」
李绂也怕孙嘉淦鬆口,便颇为可惜的拍了拍他的肩膀,转移话题。第二天上午,李绂给胤礽念完奏摺,便说他和孙嘉淦谈的内容。
十月二十八日,下午,胤礽命翰林院起草圣旨时,本不应该孙嘉淦过去,他和别人调一下。
胤礽的记性极好,知道今儿不该孙嘉淦过来,但他佯装不知。查看孙嘉淦起草的圣旨时,便问:「孙大人,好几个月过去了,朕之前跟你说的事考虑的如何?」
孙嘉淦心中一突,悬着好些日子的心落到实处:「多谢皇上。只是,恐怕得委屈三姑娘先在微臣仲兄的房子里住些日子。」
「可别给朕丢人了。」胤礽嗤一声。
孙嘉淦脸色微变:「皇上,微臣——」
「霍林,去跟晋江说一声,在城外给孙嘉淦挑一处小院或者买块宅基地,不得超出五十两。」胤礽道,「权当朕送你的。」
孙嘉淦猛地睁大眼,他以为皇上会叱责,万万没想到是这样,内心很是震动,双膝跪地:「谢皇上隆恩!」
「起来。」胤礽抬抬手,「朕过几日再同皇后讲,你先收拾收拾。石家可能会派人过去看看。若是有失礼处,石家因此不愿意,务必把这件事烂在肚子里。至于宅子,朕不会收回的。朕看中的是你的才能,不是居家过日子的你。」
孙嘉淦很想承诺不会给皇上丢脸,话到嘴边觉得说得太满:「微臣谨记。」
腊月二十一日,庆德和观音保到孙嘉淦家中,家徒四壁,但院子里打扫的极为干净,房屋虽旧,却没什么霉味。
孙嘉淦对二人很是恭敬,但不谄媚。庆德衝观音保使个眼色,两兄弟回去了。
腊月二十二日,庆德的夫人往宫里递牌子。小年过后,腊月二十四日,石舜华召见她二嫂。
庆德的夫人见着石舜华就问三姑娘的婚事怎么办。
石舜华想也没想:「孙嘉淦成过一次亲,三丫头也嫁过一次,两人都是第二次成婚,一切从简。孙家的情况想必二哥也说了,跟三丫头说清楚,订礼这方面也别计较。本宫听皇上说,孙嘉淦虽读一肚子书,不迂腐,却极有自己的原则,将来没什么大才能,也是个极为稳妥的人。好好过日子。」
「臣妇替三丫头谢谢娘娘提点。」庆德的夫人道,「二爷的意思正月里就把三丫头的事办了。」
石舜华颔首:「妆奁不用置办,正月要是有好日子倒也可以。你们看着安排吧。」
「是。」庆德的夫人应一声,就忍不住问,「三阿哥和四阿哥还没回来?」
石舜华扶额:「是啊。上一封信还是十一月底,这俩孩子也不知道来封信。太上皇这几日见着皇上就问,皇上都不敢去给他老人家请安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