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61(2 / 3)

翠芬连口问:“做什么?”于他们而言,乡下除了水田用来种稻子,种油菜,有棉花,着实想不到还可以做些什么来。“有两个想法,我说出来,把利弊分析给您们听听,您们自己决定。”余静好说。沈平和罗翠芬忙点头。

余静好这才开口:“第一个,开养殖场。”“养殖场?”余静好点点头,“可以养鸡鸭,也可以养猪。如果开养殖场,一个是投资会多一些,还有一个就是会面临瘟疫。”在乡下,家家户户都养这些,所以,瘟疫他们是知道的。一般来说,只要一个圈里,一只感染了,其他的基本上就活不了了。沈平想了想,“养猪我可以联系猪肉贩子,毕竟我在杀猪场也干了这么多年的活儿了,里面的一些门道我清楚。可是鸡鸭呢?”虽说现在条件好了,可真的每天买鸡鸭吃的,也还不是那么多。余静好想到前段时间,沈慧带回来的鸭头,下意识的咽了咽口水,那鲜香麻辣的滋味,简直是想忘都忘不了,吃一次上头一次。“舅舅,舅妈,这个我先给您们报个密,一会儿我带您们去一趟菜市场,您们就知道了。”余静好眨了眨眼睛。沈平和罗翠芬只觉得眼前的人怎么看怎么娇俏,“行,这个就暂且保密。那除了养殖场,还可以做什么?”“果园。”“果园?”“是的。大棚,您们应该都知道吧?”余静好问。两人点头。这个必须知道呀。下秧之前,他们要先用留种的谷子,在大棚里种上,长出了看着像韭菜一样的苗子,再种到水田里去。余静好说:“咱们z市最普遍的水果就是橘子,樱桃和西瓜了,但其实别的水果也能种,枣树,柿子树,桃子树,石榴树,葡萄树,甚至连咱们山上的板栗也可以在家里种的。”z市地属平原,大部分水果都是能种的,只是,这年头尚且能解决温饱,家里多一分地都恨不得多种一分的粮食,没有谁会分出多的地,多花心思去伺候果树。别的不说,就是石榴树和桃树,如果不精心伺候着,长出来的果子看着是好看,可真的不能下嘴。吃在嘴里酸就不说了,关键还涩。可问题是,z市这里夏天确实不缺水果吃,可到了冬天,除了秋天的橘子能留到冬天吃,其他的水果都是靠买的。关键是,即使是买,这年头,也就只有陕西运过来的苹果,别的水果,真的是少见。“可,这些和大棚有什么关系?”罗翠芬下意识的问。刚刚余静好说的都是大果树,根本用不上大棚的!“接下来才是我说的重点,也就是大棚种植水果。”余静好说:“比如草莓这种精细的小东西,它是夏季的时令水果,可是,到了夏天,这么热的天,大家宁愿抱着西瓜吃,也不会去吃草莓这东西的。”“所以——”“咱们种大棚草莓。”“大棚草莓?”沈平和罗翠芬不解。余静好解释道:“咱们这里到了冬天,基本上是吃不上水果的,也就是咱们这里橘子多,便宜。就是苹果,您们看看,就咱们沈家村,也没几家会一下子买个半袋子的放在家里。”沈平和罗翠芬听了,不由的深思了起来。随即,余静好继续道:“舅舅,舅妈,咱们种草莓,分成两种经营模式。”“两种?”两人还没想不明白大冬天的种草莓是不是能卖出去,毕竟这东西娇嫩,即使摘都不敢用力,生怕碰坏了。这转头,自家外甥女竟然说有两种经营模式。两人心里惊呆了。余静好点点头,“一种,咱们批发给水果贩子,另一种,让顾客亲自采摘。”第一种批发给水果贩子,这个两人能理解。其实和买谷子没什么区别,可第二种,让顾客亲自采摘?还有这种卖法吗?都让人家自己摘了,还有钱赚?这次,不等两人问,余静好便解释道:“第一种您们应该能明白,第二种呢,就是针对的城里人。咱们农村人没这个闲心,可土生土长的城里人却是感兴趣的。”顿了顿,“说出来您可能不信,就有一回,有对父母来咱们家店里吃饭,那对夫妻在教自己家的小孩子认蔬菜,孩子的妈妈问小孩子,土豆是长在哪里的?您们知道那孩子怎么答的?”“这听名字就知道是土里长的呀!”罗翠芬理所当然的说。余静好却摇摇头,“那孩子说是树上长的。”“什么?”罗翠芬难以置信。余静好重重的点点头,“就是这样。”她知道,就在即将进入千禧年的时候,离沈家村不远的皇城会被重新规划,是政|府重点打造项目。z市有个长寿镇,现在不显,可二十年后,人口普查发现,这个镇的人口寿命格外高于其他城镇县市,大部分老年人年龄都能过百岁。因着这个,z市开始宣传长寿镇为长寿之乡,讲述这里老人长寿的原因,甚至还上了央视。一时间,来这里旅游的人越发多了起来。再加上z市毕竟曾经出过一任皇帝,而皇城正是这任皇帝的陵墓,名气一下子就上来了。旅游的人络绎不绝,政|府见此,趁热打铁,直接耗巨资办了一场长寿之乡的文化旅游节。为此,还请来了很多一线的明星造势。而沈家村,就在距皇城步行不到一个小时的地方。在此时看来好像很远的样子,可等皇城的项目正式启动后,皇城的正门处会重新修一条很长的林荫道路,等这条路修好之后,从这条路的路口开始,就已经算是皇城的地界了。到那个时候,再从沈家村去皇城,步行也不过二十来分钟。所以,余静好真正的目的是让沈平做农家乐。只是,这些都是未来发生的,她没办法此时把这个理由说出来。“舅舅,舅妈,种大棚草莓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